1921年,广东省海丰县的许多农民,都在田间地头见过一名身着白西装、脚踩白皮鞋、头戴白礼帽的青年。他喜欢找农民谈话,但是一身西装太惹眼,农民总是同他保持着距离。没过多久,他换上长工的衣服,赤脚穿着草鞋来到地头炒股配资平台网站,有时还带着一台留声机,在大榕树下放唱片。
“一个‘铁疙瘩’怎么能唱歌?农民都围过来看。人多的时候,他就关掉留声机,宣传农会……”中国农民运动先驱彭湃是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一,“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,1921年入党”。在2025年7月1日建党纪念日到来之际,彭湃烈士之孙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之子彭浩接受本刊记者专访,讲述祖父的革命事迹,以及红色基因在家族血脉中的传承赓续。
图为彭湃像。
中国农民运动的开拓者
记者: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,彭湃不仅是最早的党员骨干,而且是重要的农民运动领袖。他是如何将党的革命理想与中国农民运动结合起来的?
彭浩:我们党很多早期领导人都有日本留学经历,比如李大钊、陈独秀,以及我的祖父彭湃。留日期间,他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科,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,知道了俄国的十月革命,也通过在日本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了所学的理论。回国后,他在中国把所学的理论进行了实践。在开展革命活动的过程中,他感受到,中国的国情是工业还不发达,是一个农业大国,农民多、土地多,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农村和农民问题。于是,他到田间向农民宣传革命理论、组织农会、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……
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中,开展农民运动的领袖只有三位:毛泽东、彭湃、方志敏。在学习俄国现成经验、开展几次城市工人武装暴动都失败后,毛泽东就知道,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,他也到海陆丰领导学员开展过农民运动实践,并称赞彭湃为“农民运动大王”。很多革命志士和共产党人还将彭湃视为自己的老师,称他为“农民运动的先驱”。可以说,彭湃在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史上起到了开拓者、实践者、探索者的作用。他发展了几十万名农会会员,并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——海丰、陆丰县苏维埃政府。
引导家庭走上“叛逆”之路
记者:彭湃入党并在中国领导开展农民运动的时间段,也是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刚刚开始萌芽、尚未发展壮大的时期。面对并不明朗的革命前景,他毅然选择“革自己的命”,是否有过来自家庭的阻力或思想上的挣扎?
彭浩:彭湃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庶家庭,家里的田产乌鸦都飞不过去,完全可以“躺平”,为什么要革命呢?就像他向农民宣讲革命理论时说的:“为什么农民种田却吃不饱,没有土地却要交租,地主什么都不干却吃得饱?”他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地主,他用方言编的歌谣在当地家喻户晓,就连小孩都会唱;他把自己家的田契烧了,自我革命,这是别人都没有做过、几乎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事,这种敢为人先、无私奉献,是一种彻底的革命,也是他最感人的品质。
彭湃刚开始革命的时候,家里的兄弟姐妹几乎都反对,但是他革命的意志很坚决、很彻底,把家里的兄弟姐妹、自己的两任妻子都动员起来参加了革命,整个家庭也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支持,再到跟他一起投入革命的转变过程。其实最初送他到日本留学时,家里希望这个孩子到国外开阔视野,回来以后能从政,因为钱已经不缺了,没想到他回家后居然“叛逆”了。
家里有9个兄弟姐妹,彭湃排行第四,和他一起革命的家人中,最坚定彻底的是三哥、七弟,以及他的一个侄子。这个侄子在广州一个党的地下交通站做书店店员,被国民党抓到后英勇不屈,被装到麻袋里丢进了珠江,牺牲时仅16岁。我们全家一共有6个烈士证,还有一些拿出资金帮助革命、暗中支持革命的家人。
红色家风代代相传
记者:到您这一代,已经接受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洗礼,如何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下赓续红色家风,可否谈一谈您的理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教育?
彭浩:祖父彭湃牺牲时,我的父亲彭士禄只有4岁,他是在革命环境中长大的,在党的培养下走上了科技报国的道路。他对我们的教育思想是12个字:老实做人、踏实干事、平淡生活。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,要求我们兄妹、我的夫人和妹夫等全部要大学毕业、要入党。我也从小就知道,我是革命后代,要传承红色家风,不能给家庭抹黑。
生活中,凡是传播正能量、赓续红色血脉的活动,我都会无条件参加。面对复杂的社会,我们也一直非常谨慎,戴着“紧箍咒”,别人能做的事,我不能做,即使错过赚钱的机会,也要严守自律的底线。有时,一些社会机构会邀请我去讲课,我也从来不收讲课费——想一想,我的祖父彭湃为了革命,把田契全烧了,把土地都分给了农民,我的父亲彭士禄把奖金全都捐了,一分钱也没有留给我们,我讲完祖辈、父辈两代人的红色传承故事,最后再收讲课费,怎么说得过去呢?我们要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退休后这5年,我在全国各地免费讲述家庭两代人的红色故事已近80场。
现在,我的儿子也已经进入父亲彭士禄工作过的中核集团。他从小听着曾祖父的故事长大,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,是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。我们也一直教育他,既然姓了彭,既然生长在这个家庭,有些事情就由不得自己,而要接受红色家庭带来的特定约束——比如,一定要入党。他非常自律,大学期间就写了入党申请书,参加工作后入了党,也经常参加一些纪念性的社会活动,今年“七一”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红色家风的传承,还要依靠下一代的努力。
(《人民周刊》2025年第13期)炒股配资平台网站
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